本文目录一览:
原水经投药、混合与絮凝后流入进水区。经穿孔墙尽量均匀地分配至沉淀区。沉淀区内的水在水平流动过程中,将絮粒沉降至污泥区。沉淀后的澄清水均匀地汇流至出水区。出水区末端设有出水堰(锯齿状堰顶或平顶堰),使出水均匀地流入集水槽。池底污泥不断聚积、浓缩、定期排出。排泥的方法有斗形底排泥、刮泥机排泥、虹吸或吸泥泵排泥等。
①增加了沉淀面积,使得“浅池理论”得到实际应用,排泥也很抽排污井方便,因而提高了沉淀效果。
②改善了水力条件。由于水力半径大大减小,从而使雷诺数大为降低,费劳得数大为提高,有利于悬浮颗粒的沉淀,从而提高了沉淀效果。
为使入流污水均匀与稳定的进入沉淀池,进水区应有整流措施。入流处的挡板,一般高出池水水面0.1—0.15m,挡板的浸没深度应不少于0.25m,一般用0.5~1.0m,挡板距进水口0.5~1.0m。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,对于初沉池一般为250m清掏大粪3/m·d,二沉池为130~250m3/m·d。锯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,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/2处。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,在堰口处需要设置能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,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。
平流式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为水平流速、沉淀时间、池深、池宽、长宽比、长深比 等,设计有关要点如下:
(1)沉淀出水浊度,当作化学水处理进水水质时应不大于5NTU,当作冷却水水质时 应不大于20NTU。
(2)池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2座。
(3)沉淀时间一般采用1.0~3.0h。当处理低温、低浊度水或高浊度水时,沉淀时间 应适当增长。
(4)沉淀池内平均水平流速一般为10~25mm/s。
(5)有效水深一般为3.0~3.5m,超高一般为0.3~0.5m。
(6)池的长宽比应不小于4:1,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采用3~9m,最大为15m。
(7)池的长深比应不小于10:1。采用吸泥机排泥时,池底为平坡。
(8)平流式沉淀池进出口形式及布置,对沉清掏排污井淀池出水效果有较大的影响。一般情况 下,当进水端用穿孔墙配水时,穿孔墙在池底积泥面以上0.3~0.5m处至池底部分不设孔 眼,以免冲动沉泥。当沉淀池出口处流速较大时,可考虑在出水槽前增加指形槽的措施, 以降低出口槽堰口的负荷。
(9)防冻可利用冰盖 (适用于斜坡式池子) 或加盖板 (应有人孔、取样孔),有条件 时亦可利用废热防冻。
(10)泄空时间一般不超过6h。
(11)弗劳德数一般控制在1×10~1×10之间。
(12)水平沉淀池内雷诺数一般为4000~15000间,多属紊流。设计时应注意隔墙设 置,以减少水力半径R,以降低雷诺数。
(13)为节约用地,大型水平沉淀池也可叠建于清水池之上,但沉污水井管道清洗淀池必须严格保证 不漏。
(14)平流沉淀池一般采用直流式布置,避免水流转折。但是,为满足沉淀时间和水 平流速的要求,往往池长较长,一般在80~100m之间。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或处理规模较 小 (如3×10m/d) 以下,也可采用转折布置。
平流式沉淀池:
优点
①沉淀效果好,工作性能稳定。
②对冲击负荷和温度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。
③易于施工。
缺点
①占地面积大。
②配水不易均匀,排泥设备易腐蚀,排泥比较困难,运行管理较复杂、麻烦。
适用于
①地下水位较高和水质条件较差的地区
②大、中小型污水厂均可采用。
辐流式沉淀池:
优点:
容积大,适用性较广,既宜作初沉池,也适合作清洗污水管道二次沉淀池。
缺点
①排泥设备复杂,要求较高的运行管理水平。
②施工质量要求高。
③池内水流不易均匀,流速不够稳定,沉淀效果较平流式差。
适用于
①大型污水处理厂
②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。
竖流式沉淀池:
优点
①占地面积小。
②排泥方便。
缺点
①池深大,难于施工。
②造价高。
③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适应性差。
④池径管限制不宜过大,否则布水不均。
适用于中、小型水厂。
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,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,缓慢水平流动,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,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,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。
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~50m,池宽多为5~10m,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,多为2.5~3.0m。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,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:1,长深比为8~12。
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孤山口村清掏雨污池电话(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方法一般采用)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,希望能给你带来有用的帮助,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,可以24小时打电话来咨询!